喵哈囉!從櫻巫女的神社出發,展開除靈之旅
記得前段時間,我閒來無事去查了查hololive遊戲品牌「holo Indie」發行的作品。接著我發現,holo Indie成立快1年,以Vruber櫻巫女為主角的作品竟然就有兩款,可見前陣子剛破220萬訂閱的大V櫻巫女,真的非常有人氣。
而隔幾天後,我就看到holo indie宣布由tian nya製作的彈幕射擊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將在今年內發行並開放試玩的消息,從遊戲的名稱就能知道,這是一款hololive零期生,有著「菁櫻Elite」、「櫻兒」、「櫻汙女」各種名號的櫻巫女為主角的同人遊戲!太神啦!讚嘆35P!喵哈囉!
話說回來,又有一款以櫻巫女為主角的作品固然讓人開心,但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是款彈幕遊戲啊,上手難度高,雖然我偶爾也玩彈幕遊戲,但也說不上擅長,我能為了自己的推,與櫻巫女踏上拔除惡靈的旅途嗎?
遊戲資訊
遊戲名稱:Elite Exorcist Miko 菁英陰陽師Miko
遊戲類型:彈幕
發行平台:PC
本次試玩平台:Steam
上市日期:2024年12月
支援語言:日文、英文
遊戲連結
註:此次遊玩的版本為體驗版,不一定代表為正式上線完整內容
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的玩法是?
在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中,來自於電腦世界的hololive零期生櫻巫女有了全新的任務,不被邪靈影響的她,必須從自己的神社出發遠征,打倒被邪靈附身的35P,拯救那些因邪靈失去理智的hololive同事們,將她們身上的邪靈通通拔除。
櫻巫女有3種不同的戰鬥流派,分別是以遠程攻擊為主的「櫻風流」、可將敵人彈幕消除的「菁英流」,以及以高Combo高傷害為特點的「巫女流」,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習慣的遊玩方式,選擇自己擅長的流派進行戰鬥。
近戰的御幣攻擊、遠程的護符攻擊、有無敵效果的大招卷軸等,與無數敵人戰鬥的過程中,玩家要善用遊戲中各種攻擊方式打倒敵人,同時也得仔細觀察敵人的動向,做出衝刺、招架的進階操作,才能拯救被強大邪靈控制的友人們。
用心打造的像素風格及文本,展現35P對推的熱愛
櫻巫女是我為數不多會觀看的Vtuber,同時也對像素風格的遊戲沒什麼抵抗力,因此看到櫻巫女被作為主角製作成遊戲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,對我來說這款遊戲就很有吸引力。
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在體驗版中展示的遊戲內容,讓我對這遊戲留下了不錯的第一印象。這是一款由35P(櫻巫女的粉絲代稱)用愛發電製作的同人作品,以同人作品的角度來看,我覺得美術場景和立繪就已足夠精緻。
角色小人是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最突出的地方,可愛的角色小人搭配上簡單的像素動畫,看著看著就會讓人感到療癒感。
當然遊戲中不只有櫻巫女,還有來自於hololive的其他Vtuber出場,我在玩的時候,就遇上了同樣為0期生的時乃空、來自holoEn-Promise的Ceres Fauna,以及拿著金斧頭的神經病大姊姊星街彗星。就算不是櫻巫女的粉絲,也能在這款遊戲中看見自己所推的Vtuber,這點確實很不錯。
另外在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在遊戲的文本上也能看見35P對自己推的熱愛,文本意外地切合角色形象,這些文本對話,很符合粉絲印象中這些充滿性格的Vtuber會說的話。閱讀文本時,我就能在腦中想像這些Vtuber說出這些台詞的樣子,著實有趣。
雖有知名IP作後盾,遊戲仍可再繼續優化
有hololive的IP知名度以及holo Indie的發行支援,這些同人製作的遊戲,包含《Holo X Break》、《WOWOWOW KORONE BOX》、《Idol Showdown》等等,都受到了粉絲的歡迎,並且收到廣泛好評,獲得不錯的人氣。}
|
但遊戲若只有IP是遠遠不夠的,用另一款以櫻巫女為主角的作品《Miko in Maguma》為例子,因為遊戲的關卡設計太搞人心態,很難給玩家一個持續遊玩的動力,因此沒有被大家接受,最後這款遊戲的下載量也是出奇地低,畢竟是遊戲還是要好玩啊。
那以彈幕射擊為玩法的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又是如何?我自己認為至少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的新手教學做的很成功,給了玩家足夠時間去適應遊戲的操作,以及嘗試各種不同的流派,就算在教學關卡被敵人攻擊到,玩家的血量也會自動恢復迅速回滿,可以說非常佛心。
但正式出發遠征後就是另一回事了XD,小怪的行動模式捉摸不定,彈幕大顆且密集,要精準閃過敵人和彈幕有不小的難度。關底BOSS更是可怕,彈幕更集中,且移動軌跡更難以預測,同時還會有個神經病女人拿著金斧頭朝玩家瘋狂劈砍,不只是考驗玩家的操作,也考驗玩家的心理抗壓程度。
畢竟彈幕遊戲就是出了名的難,怪物和彈幕閃躲有很大難度其實還能接受,而我覺得玩家操作的櫻巫女或許有更多優化的空間。
作為玩家機體,櫻巫女還挺笨重的,在基本速度慢、衝刺冷卻時間長的情況下,玩家很難躲閃迎面而來的彈幕;冒著風險接近小怪進行近戰攻擊,也很容易發生非但沒打中,還被彈幕射滿臉的情形;而衝刺消除彈幕及招架操作,由於判定要非常精準,也沒有非常實用。這些都是我在玩的時候感受到機體不便的地方。
而在機體不佳的情況下,玩家單次受到彈幕攻擊所受的傷害就有點偏高了,被一下彈幕射到1/3的血量沒了,代表只要一個閃神被彈幕連續打到。很容易被送回神社中重新開始。
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是有蒐集強化要素的,玩家可以多打遊戲獲得素材,之後帶回神社,針對角色機體數值進行提升。但我還是覺得目前零強化的角色機體太弱了,在調整難度的角色上來看,稍微降低敵方彈幕造成的傷害,或許是優化遊戲上還不錯的選擇。
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好玩嗎?
《菁英陰陽師Miko》目前的體驗是還不錯的,遊戲的戰鬥上絕對還有進行調整的空間,不過以遊戲的美術和文本上來看,我覺得是足夠吸引人的。
不管是hololive的箱推,還是單推櫻巫女的人,看著這些動感的小人動畫及立繪,應該能感受到療癒感吧!作為一個35P,我或許會考慮看看這款遊戲,也是對辛苦製作這款遊戲的35P表達一個支持。
評價:可考慮